信息来源:宣传部文字:蓝匀 刘晓诚时间:2022-03-02
关于大学教育,怀特海曾这样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黄河大讲堂”“云冈学论坛”“国学大讲堂”“河汾讲堂”“师说三晋”“文瀛思政大课堂”“初民大讲堂”“导师有约”“百年大讲堂”“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青年教师登崇讲座”“交叉学科学术沙龙”‧‧‧‧‧‧
在山西大学,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去听一场心仪的讲座。
内容或许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引力波探测和引力本质”“基于囚禁离子的非厄米系统量子模拟”,或许是应用性非常强的“大型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及装备”“纠纷解决的方法与技巧”,或许是与工作和学业密不可分的“国家自然基金的选题与申报书的撰写”“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又或许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国酒文化与健康”“香港武侠电影:由世纪到世界”,也许是您感兴趣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阳明心学与幸福密码”‧‧‧‧‧‧
一场场内容丰富的讲座和学术交流,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王恩哥、袁亚湘、谢心澄、汤超、吴岳良、蔡荣根、彭练矛,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张尧学、朱蓓薇‧‧‧‧‧‧多位院士相继来到学校,为师生作专题报告,与师生近距离进行交流。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观点鲜明、逻辑严谨、视野宽阔、阐述精辟。“高端的学术报告对我们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师生感觉非常“解渴”,表示讲座给自己以启迪、以反思、以鼓舞。
山西大学在实现高质量崛起的新征程中,始终坚守本分,从优质教育做起,传承学校的深厚文化底蕴,激发活跃的学术氛围。以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师生对学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师生知识储备广度和深度。各学院结合学科特色、立足现实需求,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中激发创新思维,展示前沿学术成果,探讨学术发展历程,拓宽跨学科合作,助力学生开阔学术视野、夯实科研能力、砥砺学术志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百家争鸣 汇聚学术精粹
山西大学瞄准科技前沿,充分利用科研大平台和高端学术论坛开展学术交流。学者们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分析和探讨,彰显了科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生态,促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氛围、推动了学术发展。
2021年,首届中国乡村振兴百人论坛在山西大学举办,多位全国“三农”领域著名专家,围绕乡村振兴中地方政府作用、中国农业发展方向、乡村建设行动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应用等乡村振兴关键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阐释,对高质量推动乡村发展,探索中国乡村未来作了十分精彩的主旨演讲,展示了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等专家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启发。
在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山西大学第五届新年论坛上,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美国克莱蒙大学、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分享观点和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层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献计献策,携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现更大的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来自山西省发改委、生态环保厅、河津市、柳林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全国相关领域的300余位专家,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针对黄河流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经济发展等问题,作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并展开深入的交流研讨。
长城论坛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近40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物部门、社会团体的历史学、考古学、旅游管理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战争·和平”“保护·利用”“堡寨·关口”“民族·融合”“文化·交融”“生计·生活”深入研讨,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分析和探讨,极具思想冲击力,彰显了长城研究的良好学术生态。
在云冈学论坛上,来自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大学、晋中学院等专家学者围绕云冈石窟、佛教考古、平城考古以及云冈学的建设与发展等主题进行演讲与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探讨研究方法的借鉴,共同为推动云冈学建设与石窟寺调查研究蓬勃发展献计献策。
中古时期思想与社会学术研讨会、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政治学前沿高端学术研讨会、面向智慧时代的图书馆空间服务创新学术研讨会、国外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太行山论坛、煤基资源高质量循环利用发展论坛、功能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山西省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论坛、中国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学术工作坊、智能社会与意识形态学术工作坊‧‧‧‧‧‧
山西大学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活跃校园学术思想,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向师生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激发探索科研创新前沿的动力,提升师生的学术素养。
见贤思齐 领略大师风采
“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教育的真谛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培育开阔的视野、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些素质的培育更多是靠环境和大师的熏陶。
“科学虽然没有祖国,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要回去为祖国服务!”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把师生带入老一辈科学家在祖国物质基础十分薄弱、科研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献身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年代。在袁亚湘院士“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专题报告会上,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徐徐展开,袁亚湘院士通过详实的事例,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他寄语青年人要有目标、有勇气、有追求,要善于思考、勤奋学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现场的师生无不为科学家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所感染,在心中激荡起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科学高峰,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物理和生物,两个学科看起来毫无关联,却潜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会飞行的生物,体重和飞行速度遵循流体力学规律,鸟群运动中蕴含统计物理规律。”汤超院士在“物理生物学中的若干问题”学术报告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新兴交叉学科的角度介绍了“物理生物学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蛋白质折叠问题、功能和结构问题、生物网络的稳定性问题、干细胞重编程问题以及发育中的尺度不变性问题。为广大师生用物理学思想方法研究生物问题,探索生命系统中的定量规律等方面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报告最后以“什么是生命的数学语言?”“什么是生命的物理?”两个问题结尾,给师生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
“除了原子和虚无空间,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其他一切都是猜想”,王恩哥院士从客观世界的物质本源引出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以“物理学对信息产业的深刻影响”为题 ,为师生讲述了普朗克的量子问题及量子现象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谁掌握了材料,谁将掌握未来。”王恩哥院士向师生们介绍了量子材料,砷化镓异质结,超高迁移率的砷化镓量子材料可被用于构筑拓扑量子计算机,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实验室的构架与布局,及其产业化成果和对未来的展望。他鼓励科研工作者要把学术论文扎根在祖国大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面对困难问题绝不退缩,敢于攻关“卡脖子”难题,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计划,问鼎科技前沿,融入科技兴国的时代大潮中。
彭练矛院士以“面向5G和6G时代的碳纳米管毫米波和太赫兹器件”为题,为师生讲解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半导体发展的趋势及挑战,展示了碳纳米管等碳基材料在下一代半导体器件中广阔的应用前景。
谢心澄院士关于“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量子霍尔效应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整数和分数的量子霍尔效应与拓扑物态的紧密关联,以及基于量子霍尔效应发展拓扑量子计算的研究愿景。
吴岳良院士从“广义相对论及其理论局限性”“量子-宇宙物理前沿与挑战”“引力本质与超统一场论”等方面进行讲述,介绍了基本粒子物理与量子场论、引力量子场论与统一场论及量子宇宙物理等领域一系列科普内容和独创性工作,带领师生进入宇宙空间。
傅伯杰院士为师生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学术报告,从我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入题,阐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地耦合机理。
朱蓓薇院士以“聚焦营养与健康,创新发展中国食品产业”为题,从创新食品产业的时代背景、发展食品产业的时代背景、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师生全面阐述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
吴丰昌院士在题为“面向2035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水环境安全战略初步研究”的学术报告中,立足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需求,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一场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理性而深刻,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前沿的科研成果,大师的娓娓道来,令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了科学的无限魅力,激发出师生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浓厚兴趣。大师们广博的学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睿智宽厚的师者风范给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架起了与大师沟通的桥梁。
叩经问史 传承文化之美
科学研究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智力活动,绝不是单纯的机械推演,而是富有灵感的创造活动。一流人才,除了需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还应当胸怀国家和世界,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将来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山西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的高素质人才。各个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由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院和奠中书院共同主办的国学大讲堂,自2008年开讲以来,历时10余载,举行讲座400余场,听众多达5万余人。讲堂通过公益讲座的形式积极传播国学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建设主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山西大学乃至全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先秦儒家思想研究系列”“古代利义关系的现代考量系列”“古代史学精神研读系列”“古代诗歌美学系列”“古代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系列”“姚奠中学术与人生系列”“抗战烽火中的中国文脉系列”‧‧‧‧‧‧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修身养德的平台。此外,国学大讲堂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对传播国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们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个路径”“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党史学习教育”“从地质性工程到帝国构建:以消费模式分析观察十一世纪的中国”‧‧‧‧‧‧在“鉴知”论坛,你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师生之间的探讨随处可见。依托于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的“鉴知”系列学术论坛成为师生定期交流的学术平台,两周一次,周三晚上举办。在“鉴知”名家讲坛与“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导师们博古通今,博关经典,青年才俊汇聚一堂,深度的学术报告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激发着学生对于新研究方向的探索。
无数个周六的潜心问道,刻苦钻研。光电研究所自1984年建所以来,一直坚持每周六“学术有约”活动。从研究所博士生“窄线宽二极管激光器的实验实现”等一个个具体学术汇报到青年教师“玻色子复合Feshbach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等研究讨论;从山西大学校内“量子化学生物学的探索”学科交叉小融合到与国内顾瑛院士“激光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施郁教授“继续量子革命”等多学科大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王大珩院士“国内外光学发展动态”、 王育竹院士“新的原子势阱”到近年来朱诗尧院士“量子关联研究进展”、王建宇院士“量子卫星的任务和空间光电探测技术”的综述报告;从法国巴黎六大Claude Fabre教授教授“About states and modes in quantum optics”、 英国牛津大学Vlatko Vedral教授“Photonic Maxwell's Demon”等国际合作交流到美国芝加哥大学Cheng Chin 教授“Quantum simulation: from Cosmology to cold atoms”、美国加州理工学院H. Jeff. Kimble教授“Quantum Optics, What next?”等国际前沿问题大讨论,光电研究所师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我。
“云冈石窟——东方佛教的第一圣地”“日本文献与山西研究”“巫女‘witch’与社会”“20世纪移民运动与现代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重塑”“美国经济史的研究动态与趋势”‧‧‧‧‧‧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自2013年起举办“河汾讲堂”,截至目前已进行150余讲。讲堂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交流、研讨,结合山西地方特色和学术领域前沿,对广大青年教师和学生来说,不仅开阔了学术视野,增强了学术信心,提高了综合素养,也为师生进行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
图书馆自2015年举办“百年大讲堂”读书讲座,紧密结合师生需求,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题讲座,力求以知名学者的人生经历,凸显读书的真谛、体味书中人物和主讲人的人生感悟,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提升学子人文素养。“古籍与古籍保护”“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千秋晋风:先秦时期山西人的精神气”“《流浪地球》和黑洞照片的科学与审美”‧‧‧‧‧‧延展了师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师生对第二故乡山西的认识。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导师更是研究生思想与人生的引领者。自2021年4月研工部“导师有约”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积极响应,围绕思想引领、人生规划、学习成长等主题,广泛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共话成长的平台。“人生,学研与选择”“山大记忆:为生,为师”“我的留学生活-与研究生一席谈”“科研生活与时间规划”“学术人生、有为青年”……来自不同学院上百名的导师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研究历程和人生智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了同学们的人生规划,更有效发挥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首要责任人的作用。此外,从2018年开始,研工部连续举办了4届研究生“学术五分钟”演讲赛,校院两级比赛覆盖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充分展现研究生学术风采,繁荣了校园文化氛围。
哲学社会学学院于2019年创立了“任之讲堂”,为纪念我国现代外国哲学学科创始人之一、山西籍著名哲学家杜任之先生。两年来,已邀请16位海内外学术大师作报告22场,主题广泛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哲学史、语言哲学、艺术哲学、宗教学、政治哲学、汉语哲学等诸多领域,既有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有哲学经典文本的最新解读;既有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高瞻远瞩,也有重大理论问题分析的鞭辟入里,专家们在各自领域的精湛研究和深厚学养,反映了国内外哲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讲座,逐渐成为山西大学哲学学科对外学术交流的一个品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把握时代的方法论”“人工智能与人性人生——一种宗教哲学和世界历史的思考”‧‧‧‧‧‧讲座内容深刻,引人深思,帮助同学们对哲学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学术研究前沿有新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文瀛思政大课堂” 着力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世界与国家发展大势,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具备宽广的视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国家大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山西答案”“道德建设:凝聚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中国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与展望”‧‧‧‧‧‧一位位导师的精彩讲解激励青年学子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学以致用,把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统战部“师说三晋”系列讲座立足于三晋特色,致力于讲好“山西故事”“山大故事”,依托学校学科齐全、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智力优势,为学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讲座以学校统战成员为主,依托网络平台直播的方式开展,目前已举办14场讲座,共计980余万人在线观看。“漫谈量子:从神秘到现实——量子科技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绝学探秘——佛像妆金纹饰技法”“神奇的晋药——柴胡”“从《妖猫传》中的山西古代壁画透视大唐文化”,讲座或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前沿的科技知识,或向观众展示瑰丽绚烂的中国文化,或激发出观众对山西文化和未来发展的浓厚兴趣‧‧‧‧‧‧
法学院“三晋法学讲坛”、教育科学学院学术沙龙、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青年学者论坛、化学化工学院开物讲堂、生命科学学院交叉学科学术沙龙、新闻学院“文瀛·新传讲堂”系列讲座、音乐学院“心弦之约·钢琴与文明共振”学术讲座‧‧‧‧‧‧主题特色各异的讲座不仅使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了知识的魅力,也丰富了精神世界,提供了交流平台。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山西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学术氛围。群英汇聚的学术论坛,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为学子提供了接触学术前沿、探讨学术思想的平台。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不断追求真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不断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人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中绽放光芒。